中職美術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,就必須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,改變原來以培養(yǎng)實用性技能為主導的教學方向,重視豐富的文化知識對激發(fā)學生想象力、培育學生創(chuàng)造力的重要作用。當前,隨著社會文化發(fā)展,各城市出現(xiàn)越來越多的博物館,博物館通過有計劃的教育活動,能有效地普及科學文化知識、弘揚民族文化,增強學生審美觀念,為中職美術教育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校外課堂。
一、博物館展覽氛圍可激發(fā)中職生的美術興趣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一直講授課本內容,學生難免生厭,一旦有走出教室、走出校園學習的機會,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大大激發(fā)。筆者每次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加活動,學生總是興高采烈。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,學生能夠專注地聽教師講解、認真做記錄。
一方水土“養(yǎng)”一方文化,各地的文化有其共性同時又有個性,博物館精心打造的基本陳列、專題展覽、臨時展覽,具有趣味性和專業(yè)性,傳達了社會發(fā)展、歷史演變、民俗特色等豐富信息,為美術教育提供了許多學校中沒有的教學資源,尤其是實物展示,能讓學生更直觀、更深刻地理解地方人文特點,從而在設計或繪畫創(chuàng)作中更好地應用文化元素。
二、博物館藝術藏品可提高中職生的藝術修養(yǎng)
把博物館教學納入到中職學生美術教育課程中來,能使教研活動和教學活動充滿未知性和挑戰(zhàn)性,適當滿足學生發(fā)展階段的好奇心,在美術學習中觀察和感受作品的形式感和視覺沖擊力。由教師講解和誘導,過渡到自己自由地想象和思考,從而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感受。
1.了解藝術作品的廣度與深度
學生走進博物館,了解藝術藏品的多樣性及其存在、發(fā)展的軌跡,能有效增進中職學生的藝術素養(yǎng)。
以衢州市博物館為例,館內文物藏品最具特色的是衢州市的古遺址、古墓葬和古窯址等出土的商周印紋陶、西周至漢原始瓷以及婺州窯系瓷器,其中部分紀年墓中出土的隨葬品,如玉云璧連環(huán)器、玉蛋形瓶、玉兔、玉荷葉杯、金簪、金娃娃、“羅雙雙”款銀鞋等。如選擇欣賞婺州窯系瓷器,學生在教師引導下,了解婺州窯產生、發(fā)展、鼎盛的各個時期,婺州窯瓷片特征(胎質較薄,釉面均勻,光澤自然,劃花精細,敲打時發(fā)出清亮聲響),以及燒制溫度、堆塑工藝等技術。婺州窯堆塑藝術生動再現(xiàn)了宗教、民俗、服飾、建筑、雜技藝術等生活形態(tài)。通過了解婺州窯系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,把理解瓷器藝術的“鑰匙”交給學生。
2.了解藝術家與藝術風格的關系
不同的藝術家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性格氣質,因而有著各不相同的藝術特色和創(chuàng)作個性。2019年12月,衢州市博物館在館內二號廳主辦了“翰墨情緣”書畫展,展出洪瑞、柳村等具有代表性的書畫作品60余幅。我校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參加開幕式、參觀展覽。
因為這場展覽,學生知道了潘天壽、張書旂、諸樂三等名人與衢州的淵源,而且這些書畫大家的很多弟子,因為種種原因,默默無聞居住在衢州鄉(xiāng)間,筆下描繪的大多是雞鴨、果實、竹石等生動而自然的田園小景。
通過展覽,學生了解了筆墨語言及繪畫風格的形成與畫家的人生態(tài)度有著極大關系。不少學生欽佩他們秀韻天成、蒼潤生動的作品,同時也欣賞他們閑靜安然、從容自在的氣質。
三、博物館教育方式是中職美術教育的補充
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教育的主要方式,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完美結合,是學校教育之外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好方式。通過走進博物館,使學生在欣賞展覽從感性直觀到審美把握過程中,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升華。
1.培養(yǎng)學生愛國、愛家鄉(xiāng)的情感
熱愛祖國、熱愛家鄉(xiāng)在根本上是一致的,具體仍以衢州市博物館為例。參觀博物館各個遺址中出土的文物:石斧、石罐、石槽等,這些能真真切切反映古代人民在衢州的生產勞動。
引導學生實地觀看高17.99米、寬12.99米,目前國內最大的銅雕壁畫《天地大棋盤》。壁畫左上角是圍棋仙地爛柯山,右下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氏南宗家廟,整個畫面既是一盤棋,也是《論語》書頁;縱橫交錯的線條體現(xiàn)“四省通衢”的內涵,整個畫面寓意衢州文化“天長地久”。欣賞銅雕這種與家鄉(xiāng)文化緊密相關的美術教育項目,能喚起中職生對家鄉(xiāng)的自豪感,跟美育培養(yǎng)情感的理論不謀而合。
2.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動力
藏品由陶瓷、絲麻、磚石和木頭等不同材質組成,由于時代發(fā)展,藏品所呈現(xiàn)的外部形態(tài)、制作工藝不同,但它們都是人類文明軌跡的展示。博物館在展覽時,給予每個主題一個完整的構思,把一件件互不聯(lián)系、形態(tài)各異的展品整合起來,使之成為具有一定藝術風格同時又能鮮明地表達展覽主題、思想、內容的載體,足以激發(fā)學生調動已知經驗,探究未知世界。
我們在教學中的體會是,美術史和文化史基礎好的學生,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相對較強,豐富的文化知識更能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獲取全面、豐富的信息,了解社會和人們的需求。如果說美術技能的學習是中職生美術學習的一項基本內容,那么美術學習背后更需要學生去掌握的,是廣泛的文史知識。
將博物館作為中職學校美術教育的補充和延伸,實現(xiàn)博物館與中職學校的資源互動,將會使中職美術教育邁上更高的臺階。(項愛蓮 衢州中等專業(yè)學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