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衛(wèi)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近日發(fā)布《2020年高考防疫關鍵措施10條》。措施要求,參與組考、監(jiān)考環(huán)節(jié)的工作人員和考生必須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(jiān)測,做到每天體溫測量并記錄。措施提出,在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,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,只有體溫低于37.3℃的人員方可進入考點。
今年的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,這一防疫通知,來得正是時候。而前些天,教育部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2020年高考防疫及組織實施等工作安排。據統計,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人,比去年增加40萬人。全國將設考點7000余個、考場40萬個,安排監(jiān)考及考務人員94.5萬人。人數如此之多,對防疫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高考防疫關乎每個考生的切身利益,關乎我國整個防疫大局,不容出現絲毫漏洞。從這個角度看,無論教育部還是國家衛(wèi)健委,萬分重視高考防疫工作是有必要的,也是值得點贊的。
“備預不虞,善之大者也?!弊龊酶呖挤酪吖ぷ?,關鍵是提前準備,早作預防。據有關人士介紹,對考前和考中監(jiān)測、檢查發(fā)現的考生和工作人員身體異常狀況,衛(wèi)生健康部門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、醫(yī)療機構要指導教育部門做好專業(yè)評估,教育主管部門依據專業(yè)評估意見,綜合研判評估是否具備參加考試和組織考試工作的條件。這樣的防范工作就必不可少,準備越充足,就越能避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、出紕漏。
其實,《2020年高考防疫關鍵措施10條》已經涵蓋了高考過程中與防疫相關的方方面面。無論是要求參與組考、監(jiān)考環(huán)節(jié)的工作人員和考生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(jiān)測,還是提醒考生做好自我健康監(jiān)測,提前準備好口罩、手套、紙巾、速干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;無論要求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,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,還是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,開展清潔消毒……不僅很有針對性,更體現了專業(yè)性。對于這些防范措施要求,各地教育部門尤其是各考點,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實,最大程度確保今年高考防疫工作不出紕漏。
“行之力,則知愈進;知之深,則行愈達。”需要厘清的是,高考防疫的關鍵措施能不能見效,取決于有沒有真正執(zhí)行。應該說,完全執(zhí)行這些措施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,而且涉及面廣,千頭萬緒,但不能因為工作繁雜就打折扣、做樣子。基于以往教訓,誰在工作中糊弄,誰就會付出代價。疫情防控,特別是高考防疫,尤其不能有半點麻痹心理和麻木心態(tài)。
為檢查高考防疫關鍵措施有沒有全面執(zhí)行,有關部門不妨派出督導組,不打招呼地實際檢查。比如以“四不兩直”(不發(fā)通知、不打招呼、不聽匯報、不用陪同接待、直奔基層、直插現場)方式,到各地各考場看一看。如果發(fā)現問題,就迅速解決,堅決堵住漏洞。
同時還應看到,做好高考防疫工作,除了提前準備之外,還需強化現場反應。比如,考試過程中有考生出現了發(fā)熱、咳嗽癥狀怎么辦?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可知,應由考點當地的衛(wèi)生健康部門、疾控機構和醫(yī)療機構的專業(yè)人員認真進行個案研判,具備繼續(xù)完成考試條件的考生,須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進行考試。有個細節(jié)是,當科目考試結束時,負責研判的專業(yè)人員要當場簡要向所有考生進行解釋說明,避免其他考生產生恐慌情緒。
與以往高考強調公正相比,今年的高考還分外強調健康。高考公平不可挑戰(zhàn),高考健康也不容忽視,唯有在這兩方面都確保做到萬無一失,才是對考生真正負責。從這個角度看,高考考察的不僅是學生,還包括有關部門和學校。這是一場不容有失的考驗,也是一場必須竭盡全力應答的“考核”。
各地只要做到防疫措施再周全一些,工作再細致一些,執(zhí)行再有力一些,健康高考就不是難題。經受住這次考驗,對于今年的高考生來說就是一次重要的成長經歷。而對于有關部門來說,也能夠積累經驗,從而更有信心應對艱難繁重的挑戰(zhàn)。(王石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