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深化中職“三教”改革,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的教學質量評價方式,實施精準教學,推進AI賦能教學和科研,促進學科教師的專業(yè)成長,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,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,5月28日,樂清市中職裝備制造大類和電子信息類學科作業(yè)與命題研究項目組在樂清市柳市職業(yè)技術學校開展項目組第二次活動。
上午,徐律老師帶來公開課《相貫線》。他以學測考點為準繩,通過歷年真題將“思考、解答、討論、總結”四步驟貫穿課堂,帶領同學深抓要領。不僅讓同學們掌握了相貫線的知識點,還提煉出針對不同考點的解題口訣。同學們沉浸在幾何的空間中樂學活用,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。
劉素碩老師的《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》課堂始終秉承信息化教學理念,巧妙利用仿真軟件將模擬電路的各級變化呈現(xiàn)在課堂中。具象化的波形不僅勾起學生的求知欲望,還助力學生理解電路原理。通過設計難度遞增、形式多樣的趣味游戲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,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,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知識的提煉。
下午,彭淑凝老師作《精準教學有效助力教學質量提升》專題講座。她詳細解讀了精準教學的實施路徑,包括設計、轉化、完成、分析和跟進等環(huán)節(jié),并強調了數(shù)據驅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。彭老師指出,在數(shù)據獲取與應用中需關注作業(yè)內容、基礎信息填寫、統(tǒng)計分析、講評措施及數(shù)據調整等關鍵點。她進一步強調,精準教學應促進課內外融合,基于證據進行教學調整,精準匹配題目和資源,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,推動自適應學習發(fā)展。整個講座為研修班成員提供了數(shù)據驅動精準教學的全面指導和實踐建議。
隨后,江德緒老師為學員帶來《AI技術賦能下教師教學與科研》的專題講座。他首先探討了AI在教育領域的意義,又介紹了多種前沿的AI輔助教學軟件。通過現(xiàn)場演示,江老師展示了AI如何助力教學資源開發(fā)、教學設計改進及教研工作。結合教學案例,他詳細講解了如何利用AI技術提升教學科研水平。講座不僅讓學員領略了AI技術的強大潛力,也激發(fā)了學員對AI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思考。江老師的精彩講解為學員未來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寶貴的啟示。
通過本次研修活動的學習,項目組教師團隊將更加有信心去迎接教學工作的挑戰(zhàn),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。(陳俊亨)